1.美國生豬市場概況
了解一下國外的經驗,特別是美國生豬行業的經驗,或許對中國養豬市場會有所啟迪。畜牧業養殖場規模越來越大,數量逐年減少。隨著美國畜牧業生產越來越工業化、專業化,各類畜牧養殖場的規模都在擴大而數量卻在減少。1984年全美有43萬個豬場,到1996年已下降到不足20萬個。1 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產的生豬從20世紀80年代占美國市場的34%上升到90年代的65%。
美國是世界養豬生產大國,生豬存欄數和豬肉產量都僅次于我國居世界第二位。20世紀90年代,美國生豬生產連年下降,1994年生豬存欄5790萬頭,豬肉產量802萬t;1996年豬肉產量775萬t,比1994年下降3.3%;1998年存欄5617萬頭,豬肉產量進一步減至772萬to進入21世紀后,生豬存欄有所回升,2002年豬肉產量897萬t,生豬年銷售額為10億多美元,養豬行業每年為美國創造75 7Y-80萬個就業機會。
美國是世界豬肉的第三大進口國,約占世界進口豬肉市場的18%。加拿大和丹麥是美國進口豬肉的最主要來源,分別提供美國進口需求的80%和12%。近10年來,美國從加拿大進口豬肉的數量激增,主要原因是加拿大養豬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美國還從加拿大進口大量活豬,2000年以后,進口量約600萬頭/年。此外,美國還向墨西哥出口活豬,向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的活豬占美國活豬(大部分是種豬)出口量的14%。
2.美國生豬期貨的產生及作用
美國生豬期貨對生豬生產、穩定發展市場均起到一定的作用。以下對美國生豬期貨市場的背景及生豬市場的發展運行情況進行簡單介紹,以供未來中國生豬期貨上市后的市場背景借鑒。
為了穩定生豬生產、保護生產者利益,1966年,生豬期貨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開始交易。在30年后的1996年,生豬合約演變為瘦肉豬合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于1995年開始瘦肉豬期貨期權合約交易。現在,瘦肉豬合約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買賣最活躍的農產品合約中名列第二。
瘦肉豬合約是現金結算,全部多頭合約可以在最后交易日之后由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清算所根據全部賣空合約進行結算,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瘦肉豬指數作為結算價。而早在1961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就推出了冷凍豬腩合約。作為一個風險管理工具,該合約滿足了豬肉食品加工商對付肉豬易變的價格和存儲加工產品價格風險的需要。這是第一個有關冷凍儲存肉的期貨合約,該期貨的期權合約于1986年推出。
曾經幾何,生豬市場的波動為整個產業鏈市場帶來大起大落,養豬企業因生豬價格波動帶來的利潤縮水而承受巨大壓力,飼料市場因依托養殖業也同樣遭受市場的大起大落而導致運作風險加大。豬肉消費群體及所涉及的各個產業鏈條決定未來豬業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為將來解決養殖風險、飼料行業平穩發展等均起到決定作用。而何時養豬風險會相對減少?何時國內的養殖、飼料、食品等行業能有一個穩定的產業鏈?國內飼料市場將通過何種方式才能讓飼料及養殖業有一個穩定的利潤?將風險降低到最低?生豬期貨將是未來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