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六七塊一斤,蒜薹、豆角都在七八塊,臨近元宵節了,這菜價依然居高不下。”省會石家莊的趙大媽告訴記者,春節后,在菜市場上很難找到低于3元一斤的菜,菜價能比平時高出一倍。
今年過年早,現在菜價比平時高
“黃瓜6塊,好的甚至賣到7塊,西紅柿3塊5,豆角7塊……”5日上午,在石家莊市的金馬市場,趙大媽拎著手里剛買的菜跟記者嘮叨起來,年年過年菜都漲價,可今年最離譜,臨近元宵節了菜還這么貴。
記者走訪省會各大農貿市場發現,市場上的菜價多在四五元以上,就連大白菜都賣到了1.5元一斤的高價。不僅菜價貴,菜的種類也相對較少。在不少市民都反映今年菜價“不正常”,商販也承認現在的菜價確實比較高。“像蒜薹、茼蒿、茄子的批發價就在9元/公斤,批發價就比平常賣得貴,零售價自然也跟著提高。”一位蔬菜零售商說。
隨后,記者從省會橋西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到,除本地大白菜、白蘿卜等蔬菜批發價格整體保持平穩外,其他外地菜價格上漲比較明顯。
元宵節后菜價有望下降
“每年春節過后菜價都有明顯回落,可如今都到元宵節了,菜價還是這么高。”省會李女士說。對此,有關人士表示,今年菜價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氣候因素導致。“春節期間氣溫驟降,加上一些地區有雨雪,或者光照不充分,許多大棚菜長勢不好,導致供應量不足,菜價也就跟著走高了。”橋西蔬菜批發市場有關人士表示,天氣冷不僅影響了菜的生長,而且不易儲存。此外,今年過年較早,許多菜販還沒有返程。春節后,販菜和賣菜的人比平時明顯減小,導致菜源減少。加之冬季大棚蔬菜(反季節蔬菜)種植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運輸費用比較高,一度讓部分蔬菜價格一漲再漲。“菜價飆升正是受到了多種因素綜合的作用。”以上人士說。
至于蔬菜價格何時恢復到正常水平,業內人士表示至少要在正月十五過后,隨著天氣逐漸回暖,蔬菜供應量增加,菜價波動會趨于平隱,然后緩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