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農業】阿膠,一味具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傳統中藥,在東阿阿膠(000423,股吧)(000423)的強力品牌營銷手段下,從百來元左右的普通日用品一舉變身為上千元的高檔保健品,甚至有向茅臺(600519,股吧)等奢侈品發展的趨勢。只不過,阿膠的漲幅奇跡能否延續?有專家質疑阿膠的原料——驢皮完全可以用相對廉價的牛皮甚至豬皮代替,而阿膠對人體的所謂神奇功效,則尚未得到現代醫學的研究證明。東阿阿膠的漲價,是原料緊缺下增收的無路可走,還是營銷策略的刻意為之?同質化產品下的品牌溢價,究竟能否抵擋替代品的瘋狂競爭?營銷負責人另投對手門下,或表明其收入增長之路并不平坦。
 提價再提價,阿膠變茅臺
 最新的CPI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的豬肉價格同比去年上升25%。但是如果將這個數字跟東阿阿膠的阿膠價格漲幅相比,顯然只是小巫見大巫。根據興業證券(601377,股吧)研報,2010年以來東阿阿膠的阿膠產品出廠價已經從596元/公斤上升至最新的1049元/公斤(表1),價格接近翻倍。這還不算,如果我們將時間拉回到2004年,東阿阿膠的產品出廠價僅有158元/公斤!產品價格用了短短6年時間增長了6倍,其速度甚至比茅臺酒的10年7倍漲幅更勝一籌,因此被市場冠以“藥中茅臺”之名。
 公司在2011年的提價公告中指出,產品的提價主要來自其主要原料——驢皮資源的日益稀缺和價格上漲。而且從2010年以來,阿膠產品不再列入政府定價管理范圍,這也為其升價解除了束縛。但是,這真的成為阿膠漲價的理由嗎?阿膠漲價,到底是原料緊缺下的無路可走,還是營銷策略的刻意為之?
 漲價偽邏輯之供應緊缺:驢皮是否不可替代
 驢皮真的對于阿膠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其實阿膠在古代是用牛皮甚至是豬皮制造,而且目前尚無科學研究表明驢皮與其他皮所制出的阿膠,對人體具有實質性的差別影響,你是否還會支持“驢皮緊缺導致阿膠變貴”的理由呢?
 根據《阿膠的歷史研究》(《中國中藥雜志》,2001年第26卷第7期),漢《神農本草經》已有“阿膠”之名,但沒有指明是由何種材料制成。三國至南北朝《名醫別錄》中明確記載“煮牛皮作之”。但后魏《齊民要術》指出:“沙牛皮、水牛皮、豬皮為上,驢、馬、駝、騾皮為歡”。至明代,李時珍曰:“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 后世乃貴驢皮。” 清代至今各大醫學書籍均明確指出:阿膠應以烏驢皮制成,而把牛皮膠當作偽品?,F代《中國藥典》將驢皮制成的稱為阿膠,牛皮制成的稱為黃明膠,以示區別?!栋⒛z的歷史研究》指出,阿膠原料之所以從牛皮轉為驢皮,或為古代牛皮用途廣泛,價值較高,以及農業社會禁殺耕牛的傳統使然。
 國內著名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專家、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也曾經撰文質疑使用了非驢皮的所謂“劣質阿膠”。云無心認為,無論是驢皮還是其他皮,從分子水平上來說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膠原蛋白。阿膠的熬制工藝,實質上是一種膠原蛋白部分水解并且進行純化的過程,這種工藝制造出來的產物統稱為“明膠”。不同原料所熬制出來的明膠,在化學結構上并沒有本質差異。
 另一個方面,不同原料制作的阿膠功效差別也不大。據統計,阿膠市場每年的增長幅度達到30%到40%,但因為驢皮資源日漸萎縮,真正的阿膠產量增長遠低于這個數字。云無心博士指出,事實上已經有大量非驢皮制造的“劣質阿膠”被人們消費了,但是很少聽到有人投訴“阿膠無效”。
 著名醫學網站論壇“丁香園”也有網友撰文質疑阿膠的功效。根據其指引,記者在西方權威醫學論文網站pubmed中以“ejiao”(阿膠)為主題詞檢索,得到文章7篇,其中6篇來自《中國中藥雜志》。這6篇文章以阿膠的成分分析和原理研究為主,沒有涉及到人體實驗結果。如果專門針對《中國中藥雜志》在國內權威的維普論文數據庫中搜索,可以搜到共11篇文章,同樣沒有涉及到阿膠對人體的實驗結果。結果表明,至少在西方式的權威現代科研層面,目前能夠用來證明“阿膠神效”的可靠證據還沒有出現。既然功效都無法判斷,更勿論不同原料阿膠之間的功能區別了。
 漲價偽邏輯之用料正宗:各廠商阿膠是否差別巨大
 盡管阿膠的功效并未在西方醫學上獲得承認,但阿膠作為長期以來的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文化里畢竟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中國人最怕的就是“造假”。一直以來,東阿阿膠以其“用料正宗”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即便其價格較貴,仍然趨之者眾。但是,即便是同樣的驢皮阿膠,其他廠家的產品究竟差別有多大呢?
 《阿膠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中國中醫雜志》,1991年第16卷第2期)指出,將山東、寧夏、張家口和北京各家廠商所出品的阿膠,用專業儀器分析其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結果發現各家阿膠產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成分大同小異,只有些微含量的差別。文中提到,阿膠成分的差異或與各地熬制工藝所使用的器具相關。但對于某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加以調整或強化。
 目前,國內以東阿阿膠,山東福膠及北京同仁堂(600085,股吧)三家最為著名,但也有眾多的中小阿膠廠家。記者考察過街頭的藥店,發現每家藥店都普遍有好幾個廠家生產的阿膠產品銷售,各種產品都有消費者選購。記者也曾詢問就職于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的某醫生,該醫生表示醫院會自行制造阿膠顆粒制劑供病人使用??梢妼τ谙M者而言,阿膠的消費并不會局限于某個品牌。
 漲價偽邏輯之提價增收:提價只為對手做嫁衣
 歷史和科學層面上,驢皮和非驢皮的阿膠產品存在相互替代作用。商業層面上,東阿的阿膠和其他廠商的阿膠也同樣存在替代作用。由此看來,公司的漲價,更多的是建立在其品牌溢價上的一種營銷行為,其邏輯也不難理解:既然原料限制短期增產難度大,要增收只能通過提價實現。但是,在競爭對手低價尾隨策略的影響下,東阿阿膠“將阿膠打造成茅臺”的夢想,似乎更多地為別人做了嫁衣。
 根據興業證券的研報,2010年以來,東阿阿膠的膠塊出廠價同比保持了20%-80%的增幅,但銷量同比卻有所下降(見表2)。特別是2011年一季度公司宣布提價60%以后,一季度和二季度阿膠的銷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表明其市場份額在不斷下降,而實際的收入增幅也因此大受影響。在著名的淘寶市場上,同樣的阿膠產品東阿阿膠售價750元/500g,而福膠和同仁堂的產品則只需要500元/500g,足足便宜了3成多。有分析指出,競爭對手福膠和同仁堂在2011年利用東阿阿膠的提價機會,瘋狂填補了東阿阿膠的市場空白。
 廣州某著名快銷品牌營銷總監表示,東阿阿膠產品由于其獨特的品牌價值,在市場上確實具備一定的溢價條件。但凡事皆有度,品牌溢價并不代表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提價。當一款產品的價格與其替代品差異過大,最終將逼迫消費者更多地轉向。以阿膠為例,如果單以補血、美容效果而言,市場上存在很多兩三百元的保健品可以替代,消費者又何必非要固守接近千元的名牌阿膠?要讓消費者跨越這道巨大的心理價位鴻溝,公司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去進行品牌維護和開發,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事實上,東阿阿膠近年來在傳統產品以外也進行了“桃花姬”等新產品的開發。不過,根據其最新三季報數字,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僅上升4.87%。東阿阿膠主營營銷的副總經理程繼忠也在本月初離職,跳槽至同樣生產阿膠產品的競爭對手九芝堂。有分析指,程繼忠的離職或為公司的銷售不佳狀況負責,顯示東阿阿膠公司目前的收入增長之路并不平坦。
 記者連線
 記者就一些投資者關心的問題,與東阿阿膠公司董秘辦進行了溝通。
 記者:有傳言指,驢皮和牛皮做原料的阿膠作用差別不大,甚至還可以用豬皮進行制作。是否屬實?有無相關的權威研究報道可以借鑒?
 董秘辦:阿膠的生產經歷了1千多年的歷史。在原料方面民間曾經嘗試了多種動物原料,最后總結出以驢皮和牛皮最為有效。其中以驢皮生產的稱為阿膠,以牛皮生產的稱為黃明膠。關于阿膠和黃明膠的功效區別,可以參考相關產品的說明書。
 記者:有研究指出,各家廠商的阿膠產品成分差別不大,請問是否屬實?公司如何進一步拓展品牌建設?
 董秘辦:阿膠產品歷史悠久,其主要區分與其名稱、歷史沿革、加工工藝以及原材料的純度相關,暫時無法證明其他阿膠產品的功效與我公司產品存在差異。品牌建設一直是公司的重點工作之一。
 記者:公司在網上互動平臺稱已建成13個驢基地,并計劃擴建到50個。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董秘辦:公司的產量嚴重受制于驢皮的供應,導致其他生產線目前仍未達到滿負荷運轉。公司目前的驢基地分兩部分,一部分屬于公司自營,在報表中以子公司資產形式體現,另一部分為公司與當地政府企業進行合作建設。
 記者:公司募投項目進展如何?三季度未出盈利公告,今年會否出盈利公告?
 董秘辦:公司的口服液募投項目已經完工,其余項目進展順利。由于目前財務結算尚在進行當中,因此暫無發布盈利公告計劃。
 提價再提價,阿膠變茅臺
 最新的CPI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的豬肉價格同比去年上升25%。但是如果將這個數字跟東阿阿膠的阿膠價格漲幅相比,顯然只是小巫見大巫。根據興業證券(601377,股吧)研報,2010年以來東阿阿膠的阿膠產品出廠價已經從596元/公斤上升至最新的1049元/公斤(表1),價格接近翻倍。這還不算,如果我們將時間拉回到2004年,東阿阿膠的產品出廠價僅有158元/公斤!產品價格用了短短6年時間增長了6倍,其速度甚至比茅臺酒的10年7倍漲幅更勝一籌,因此被市場冠以“藥中茅臺”之名。
 公司在2011年的提價公告中指出,產品的提價主要來自其主要原料——驢皮資源的日益稀缺和價格上漲。而且從2010年以來,阿膠產品不再列入政府定價管理范圍,這也為其升價解除了束縛。但是,這真的成為阿膠漲價的理由嗎?阿膠漲價,到底是原料緊缺下的無路可走,還是營銷策略的刻意為之?
 漲價偽邏輯之供應緊缺:驢皮是否不可替代
 驢皮真的對于阿膠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其實阿膠在古代是用牛皮甚至是豬皮制造,而且目前尚無科學研究表明驢皮與其他皮所制出的阿膠,對人體具有實質性的差別影響,你是否還會支持“驢皮緊缺導致阿膠變貴”的理由呢?
 根據《阿膠的歷史研究》(《中國中藥雜志》,2001年第26卷第7期),漢《神農本草經》已有“阿膠”之名,但沒有指明是由何種材料制成。三國至南北朝《名醫別錄》中明確記載“煮牛皮作之”。但后魏《齊民要術》指出:“沙牛皮、水牛皮、豬皮為上,驢、馬、駝、騾皮為歡”。至明代,李時珍曰:“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 后世乃貴驢皮。” 清代至今各大醫學書籍均明確指出:阿膠應以烏驢皮制成,而把牛皮膠當作偽品?,F代《中國藥典》將驢皮制成的稱為阿膠,牛皮制成的稱為黃明膠,以示區別?!栋⒛z的歷史研究》指出,阿膠原料之所以從牛皮轉為驢皮,或為古代牛皮用途廣泛,價值較高,以及農業社會禁殺耕牛的傳統使然。
 國內著名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專家、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也曾經撰文質疑使用了非驢皮的所謂“劣質阿膠”。云無心認為,無論是驢皮還是其他皮,從分子水平上來說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膠原蛋白。阿膠的熬制工藝,實質上是一種膠原蛋白部分水解并且進行純化的過程,這種工藝制造出來的產物統稱為“明膠”。不同原料所熬制出來的明膠,在化學結構上并沒有本質差異。
 另一個方面,不同原料制作的阿膠功效差別也不大。據統計,阿膠市場每年的增長幅度達到30%到40%,但因為驢皮資源日漸萎縮,真正的阿膠產量增長遠低于這個數字。云無心博士指出,事實上已經有大量非驢皮制造的“劣質阿膠”被人們消費了,但是很少聽到有人投訴“阿膠無效”。
 著名醫學網站論壇“丁香園”也有網友撰文質疑阿膠的功效。根據其指引,記者在西方權威醫學論文網站pubmed中以“ejiao”(阿膠)為主題詞檢索,得到文章7篇,其中6篇來自《中國中藥雜志》。這6篇文章以阿膠的成分分析和原理研究為主,沒有涉及到人體實驗結果。如果專門針對《中國中藥雜志》在國內權威的維普論文數據庫中搜索,可以搜到共11篇文章,同樣沒有涉及到阿膠對人體的實驗結果。結果表明,至少在西方式的權威現代科研層面,目前能夠用來證明“阿膠神效”的可靠證據還沒有出現。既然功效都無法判斷,更勿論不同原料阿膠之間的功能區別了。
 漲價偽邏輯之用料正宗:各廠商阿膠是否差別巨大
 盡管阿膠的功效并未在西方醫學上獲得承認,但阿膠作為長期以來的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文化里畢竟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中國人最怕的就是“造假”。一直以來,東阿阿膠以其“用料正宗”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即便其價格較貴,仍然趨之者眾。但是,即便是同樣的驢皮阿膠,其他廠家的產品究竟差別有多大呢?
 《阿膠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中國中醫雜志》,1991年第16卷第2期)指出,將山東、寧夏、張家口和北京各家廠商所出品的阿膠,用專業儀器分析其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結果發現各家阿膠產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成分大同小異,只有些微含量的差別。文中提到,阿膠成分的差異或與各地熬制工藝所使用的器具相關。但對于某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加以調整或強化。
 目前,國內以東阿阿膠,山東福膠及北京同仁堂(600085,股吧)三家最為著名,但也有眾多的中小阿膠廠家。記者考察過街頭的藥店,發現每家藥店都普遍有好幾個廠家生產的阿膠產品銷售,各種產品都有消費者選購。記者也曾詢問就職于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的某醫生,該醫生表示醫院會自行制造阿膠顆粒制劑供病人使用??梢妼τ谙M者而言,阿膠的消費并不會局限于某個品牌。
 漲價偽邏輯之提價增收:提價只為對手做嫁衣
 歷史和科學層面上,驢皮和非驢皮的阿膠產品存在相互替代作用。商業層面上,東阿的阿膠和其他廠商的阿膠也同樣存在替代作用。由此看來,公司的漲價,更多的是建立在其品牌溢價上的一種營銷行為,其邏輯也不難理解:既然原料限制短期增產難度大,要增收只能通過提價實現。但是,在競爭對手低價尾隨策略的影響下,東阿阿膠“將阿膠打造成茅臺”的夢想,似乎更多地為別人做了嫁衣。
 根據興業證券的研報,2010年以來,東阿阿膠的膠塊出廠價同比保持了20%-80%的增幅,但銷量同比卻有所下降(見表2)。特別是2011年一季度公司宣布提價60%以后,一季度和二季度阿膠的銷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表明其市場份額在不斷下降,而實際的收入增幅也因此大受影響。在著名的淘寶市場上,同樣的阿膠產品東阿阿膠售價750元/500g,而福膠和同仁堂的產品則只需要500元/500g,足足便宜了3成多。有分析指出,競爭對手福膠和同仁堂在2011年利用東阿阿膠的提價機會,瘋狂填補了東阿阿膠的市場空白。
 廣州某著名快銷品牌營銷總監表示,東阿阿膠產品由于其獨特的品牌價值,在市場上確實具備一定的溢價條件。但凡事皆有度,品牌溢價并不代表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提價。當一款產品的價格與其替代品差異過大,最終將逼迫消費者更多地轉向。以阿膠為例,如果單以補血、美容效果而言,市場上存在很多兩三百元的保健品可以替代,消費者又何必非要固守接近千元的名牌阿膠?要讓消費者跨越這道巨大的心理價位鴻溝,公司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去進行品牌維護和開發,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事實上,東阿阿膠近年來在傳統產品以外也進行了“桃花姬”等新產品的開發。不過,根據其最新三季報數字,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僅上升4.87%。東阿阿膠主營營銷的副總經理程繼忠也在本月初離職,跳槽至同樣生產阿膠產品的競爭對手九芝堂。有分析指,程繼忠的離職或為公司的銷售不佳狀況負責,顯示東阿阿膠公司目前的收入增長之路并不平坦。
 記者連線
 記者就一些投資者關心的問題,與東阿阿膠公司董秘辦進行了溝通。
 記者:有傳言指,驢皮和牛皮做原料的阿膠作用差別不大,甚至還可以用豬皮進行制作。是否屬實?有無相關的權威研究報道可以借鑒?
 董秘辦:阿膠的生產經歷了1千多年的歷史。在原料方面民間曾經嘗試了多種動物原料,最后總結出以驢皮和牛皮最為有效。其中以驢皮生產的稱為阿膠,以牛皮生產的稱為黃明膠。關于阿膠和黃明膠的功效區別,可以參考相關產品的說明書。
 記者:有研究指出,各家廠商的阿膠產品成分差別不大,請問是否屬實?公司如何進一步拓展品牌建設?
 董秘辦:阿膠產品歷史悠久,其主要區分與其名稱、歷史沿革、加工工藝以及原材料的純度相關,暫時無法證明其他阿膠產品的功效與我公司產品存在差異。品牌建設一直是公司的重點工作之一。
 記者:公司在網上互動平臺稱已建成13個驢基地,并計劃擴建到50個。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董秘辦:公司的產量嚴重受制于驢皮的供應,導致其他生產線目前仍未達到滿負荷運轉。公司目前的驢基地分兩部分,一部分屬于公司自營,在報表中以子公司資產形式體現,另一部分為公司與當地政府企業進行合作建設。
 記者:公司募投項目進展如何?三季度未出盈利公告,今年會否出盈利公告?
 董秘辦:公司的口服液募投項目已經完工,其余項目進展順利。由于目前財務結算尚在進行當中,因此暫無發布盈利公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