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要過年了,我那蘿卜地里還有10多萬斤蘿卜沒賣出去,急呢!”昨日,寧鄉巷子口仙龍潭村農民易紅科打電話告訴記者時,語氣里滿是焦急。
仙龍潭村在海拔800多米的桂巖山上,去年,40歲的易紅科種植了一種“戀絲蘿卜”,這種蘿卜又叫“水果蘿卜”,可以生吃,比水果還甜。“我承包了鄉親們的田土加上自己的,共有60多畝,全部種上了蘿卜,預計可產60萬斤。”去年10月初,易紅科跑到長沙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打探蘿卜的批發價時發現,外地蘿卜每斤的批發價在1元左右,不由得心中大喜,暗暗想這蘿卜沒種錯,可以發個蘿卜財了。
但令易紅科沒想到的是,從去年10月至今,自己一直在長沙的多個蔬菜批發市場推銷自己的蘿卜,但沒有批發商愿意收購。于是,他把目光瞄準了當地的學校和鄉政府的食堂,請求他們買自己的蘿卜吃。
這樣下來,易紅科的蘿卜銷了近50萬斤。“還有10多萬斤再也不好去找他們銷了,幫了我那么大忙,再去找學校和鄉政府真不好意思了。”易紅科說。“我們鎮政府的食堂連續吃了3個月蘿卜了,現在看到蘿卜都要反胃了。”當務之急,易紅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年關前賣掉田地里的10萬斤蘿卜。“只要有人進山來收購,一斤蘿卜只賣2角錢。”易紅科急切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