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陽市羅山縣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偷盜案件時發現,一名被告人竟然在一夜之間,將一個村子的10余戶村民的89只雞鴨盜走,幸運的是在經過公安機關的全力偵破,盜賊迅速落網,但這無疑給農村冬季安全敲響了警鐘。 入冬以來,該院審理的農村盜竊案件劇增,已達11件15人,同比上升23.5%,這些案件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一方面,過去,農村偷盜案件多以偷盜耕牛、農用車輛、家電居多,但是,現在農村“偷雞摸狗”現象明顯增多,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家畜家禽,沒有盜賊不偷的;另一方面,農村被盜物品價值一般較低,達不到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地方公安機關也不重視,所以農村盜賊有恃無恐。此外,現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務工,村里留守的多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加之農民居住分散,缺少相應的監控設施,農村偷盜事件很難防范。 春節將至,頻發的盜竊事件讓農民過年的心情大打折扣,為此,建議:健全村級治安保衛組織,開展群防群治。充分發揮農村基層治保和民調組織的作用,對“小偷小摸”之人,及時教育處理;對流竄作案等盜竊行為和苗頭,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加大打擊力度,建立防范網絡。加強農村警力配備,強化農村廢品收購、二手市場的管理,堵住銷贓渠道;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嚴懲農村偷盜的慣犯及累犯。加強法律宣傳,提高公民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加大農村普法力度,結合典型案件,以案說法,切實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及安全防范意識。